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终端仿真技术大赛

cassimul@vip.sina.com

010-82317098

首页>>竞赛题目
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终端仿真技术大赛赛题
基于商业仿真软件、自主可控仿真软件(平台)或自行编制的程序,针对智能终端在设计研发环节的仿真需求,围绕“连接单元开发”、“CAD 模型几何简化”、“液冷微通道散热仿真及优化设计”和一个开放赛题,评比遴选一批仿真人才,共同推动智能终端产业的蓬勃发展,开启智能生活新篇章!
总体要求:
1、赛题分为:“连接单元开发”、“CAD模型几何简化”、“液冷微 通道散热仿真及优化设计”和一个开放赛题。
2、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或未发表的研究方案、创新思路均可提交。
3、开放性赛题以个人身份参赛,报名人必须为其提交成果的主要贡献者。
4、提交材料需经所在单位及导师知情同意,内容不得涉密。
5、材料的格式不限,可以是word、PPT、PDF等能够表达清楚作者工作的内容,现场展示。
竞赛题目1
题目 连接单元开发
背景 随着仿真应用技术的发展,各类仿真方法(如有限元法、有限体积法等)逐步应用到了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中。在有限元法中,连接单元是一类重要的单元类型,可以描述螺栓、减震器等结构功能,被大量的应用于电子产品仿真中。当前商业软件中连接(Connector)单元可以描述连接行为,但是类型受限,难以定制化。因此建立一套完善、准确的连接单元理论和方法,对提升有限元仿真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。

需要解决的问题

1. 开发能够描述平移和旋转连接关系的连接单元,在两点轴向平动上实现弹性伸缩和运动截止,在旋转上实现相对自由度锁死,如图2所示;
2. 基于商业软件二次开发或自编代码实现连接单元,并通过提供的算例测试。

附图说明

图1:连接单元应用场景示意图

图2:连接单元-Translator/滑移铰理论模型
附图说明: 1. 上下两部分实体单元是螺栓简化模型
2. 中间红色线条为连接单元

附图说明:
1. a和b两点允许轴向平动
2. a和b两点不允许相对转动
3. a和b是双向的约束关系,a可以随b运动,b也可以随a运动;当两者不满足约束关系时,单元内力可以促使两者满足
关键交付件

 

初赛:提交Connector单元的综述文档,涵盖以下内容:
1)单元平移连接和旋转连接算法的理论推导;
2)基于算法原理,输出技术文档,阐述优势;
3)基于二次开发或者自研软件实现平动/旋转2则用例仿真,给出仿真结果(初赛注重考查学生在本领域知识的覆盖面和积累,具备算法性能优化的能力,鼓励技术原理或者实现的创新性)。
复赛:
1)提供算法实现文档和源码;
2)基于二次开发或者自研软件实现复杂运动4则用例仿真,文档需包含用例的验证结果和与商业软件的对比分析结果。

其他注意事项

1、交付件中算法文档使用word格式,代码提供对应源码并注明编程语言及配合使用的工具软件环境,验证结果使用powerpoint格式(插入图片和动画)。

考察专业维度

1、有限元、机器人运动学等专业知识;
2、基本编程能力及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。
竞赛题目2
题目 CAD模型几何简化
背景 在仿真、优化过程中,需要对几何图档进行操作(偏置、布尔运算、参数化等),但图档中存在的异常曲面、复杂特征会导致处理失败,影响产品处理效率。因此,希望针对异常曲面、复杂特征的几何简化技术进行研究,在不影响仿真准确性的情况下,提升几何处理的鲁棒性。

需要解决的问题

附图给出了结构模型,请基于开源几何内核或CAD软件,对此模型指定区域的异常点、边进行识别,并对指定特征进行简化,具体步骤包括:
1.(必备) 自动识别结构异常位置(区域A:异常点、边各至少1处);
2.(必备)指定区域特征简化(区域B、C:2处)。
异常场景说明:
点异常:1)边的公共顶点距离偏差>10-6mm;2)非流行点。
边异常:1)边长度小于10-6mm;2)边嵌入面;3)非流行边。

附图说明

附图说明:

1. 自动识别左图指定区域异常点和边;
A:异常区域(识别异常点、边各1处)
2. B/C为待简化特征:
B:倒圆角特征(简化方式:倒角去除)
C:样条曲面(简化方式:曲面逼近,最大surface tolerance≤0.01)

关键交付件

初赛:提交几何异常识别、简化的综述文档,涵盖以下内容:1)几何识别、简化的技术总结;2)基于本例的方案选型,说明其优势;3)具体实现原理,预期效果;(初赛注重考查学生在本领域知识的覆盖面和积累,具备算法性能优化的能力,鼓励技术原理或者实现的创新性); 复赛:交付件提供算法实现文档和源代码,文档需包含本例(见附件“开发模型”)结果和验证模型集(见附件“验证模型”)结果,评分将从算法的准确性、效率和鲁棒性三个维度考察。

其他注意事项

可灵活选择各种几何内核或工业软件作为工具,鼓励将其他领域的方法平移至此领域。

考察专业维度

1. 计算几何的数学知识;
2. CAD内核或CAD软件的使用能力。
竞赛题目3
题目 液冷微通道散热仿真及优化设计
背景

电子产品当前面临的散热挑战越来越大,除了石墨片、VC等被动式散热手段,主动式液冷微通道散热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电子产品散热中。当前商业CFD软件可以对液冷微通道模组建立热流仿真模型,但其网格量达到几千万乃至数亿,这给液冷微通道模组的评估及优化设计带来极大的困难。因此,如何解决仿真评估效率问题,并构建起自动优化方法,对液冷微通道用于解决电子产品散热问题有着重要价值。



需要解决的问题

1.提升液冷微通道模组仿真评估效率;
2.基于商业或开源CF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或者自研仿真算法,实现液冷微通道流道的自动化仿真及优化设计;
3.基于液冷微通道模组的仿真及优化设计,总结提炼液冷微通道模组流道设计敏感性因子。

附图说明

优化目标:热源体积平均温升最低
优化约束条件:
1、流道宽度<=4mm
2、流道间隔>=1mm
3、固体体积占比≥30%(流道间隔体积/(间隔体积+流体体积))
仿真输入:
液泵PQ(线性曲线):Pmax=200kPa,Qmax=30ml/min
换热边界(所有外部表面):20W/(m^2*K),环温25℃;热源#1:2W,热源#2: 3W
固体材料(热源):导热系数1W/(m*K)
流体材料:纯水(水粘度需要考虑温升影响)
设计域和热源的厚度(z向):0.2mm(泵及热源高度位置参考示意图)
参考初始设计demo:附件提供初始设计的3D stp格式几何图档

关键交付件

初赛:提供流道热-流仿真及优化设计的技术方案文档,另外推荐提供一个热-流CFD仿真的Demo案例(几何图档和仿真模型),技术文档涵盖以下内容:
1) 流道设计及优化的初步技术方案;
2) 仿真建模及仿真加速技术原理;
3) 仿真自动化及参数优化技术方案说明;(初赛注重考查学生在本领域知识的覆盖面和积累,具备算法性能优化的能力,鼓励技术原理或者实现的创新性)。
复赛:交付件提供完整的技术方案文档和仿真结果分析文档,并提交最终优化设计方案的热-流仿真的几何图档、仿真项目文件、优化算法源代码,保证优化仿真可重复。

其他注意事项

1、CFD软件不限,鼓励使用开源CFD软件;
2、提交几何格式为stp/x_t等主流CAD格式;
3、如有程序代码交付件,则提供对应源码并注明编程语言及配合使用的工具软件环境。

考察专业维度

1.传热及流体专业知识;
2.热流仿真能力;
3.优化设计能力;
4.编程及算法开发能力。
竞赛题目4
题目

开放赛题,不限定具体题目,围绕单物理场/多物理场仿真精度、效率相关研究难点、热点方向投稿。

参考方向

方向1:材料本构模型的开发,粘胶、泡棉等软材料优先,如粘胶材料超弹性本构、线性粘弹性、非线性粘弹性及粘塑性本构等

方向2:材料力学行为研究,如可弯折柔性复合叠层的屈曲、复合材料裂纹萌生与扩展、高分子膜材断裂等

方向3:AI+仿真,通过AI技术与仿真结合,大幅提升仿真求解、优化效率

方向4:多学科/多物理场联合仿真、优化,如结构与电磁,结构与热等

方向5:……

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(含港澳台)在读本科生、硕士生、博士生,参赛学生通过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,经由专家评审。往届参加过竞赛的同学均可报名参与。重点在挖掘好的idea以及优质的合作资源。

参赛要求:

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或未发表的研究方案、创新思路均可提交。

开放性赛题以个人身份参赛,报名人必须为其提交成果的主要贡献者。

提交材料需经所在单位及导师知情同意,内容不得涉密。

材料的格式不限,可以是word、PPT、PDF等能够表达清楚作者工作的内容,现场展示。

评审方式:

初赛根据学生提升的成果进行初评,综合参考创新性、可实现性、技术完备程度等方面进行判断。

决赛现场答辩,仿真结果等现场展示。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工程训练中心637室 电话:010-82317098 传真:010-82317098 
中国仿真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:cassimul@vip.sina.com
京ICP备17016611号-1; 技术支持: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010-88516981)